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

最新消息與活動

本協會洪緯璿理事長與葉均蔚院士,讓「海水變氫能」獲頒未來科技獎!

sep

04

2025

本協會洪緯璿理事長與葉均蔚院士,讓「海水變氫能」獲頒未來科技獎!

兩位學術巨擘鎖定「高熵觸媒材料」,成功解決了海水電解產氫的難題,大幅降低海水腐蝕性,同時提升產氫效能與穩定性,讓「海水變氫能」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Read More
2025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本會理事長與常務理事帶領團隊,分別奪下國際賽冠軍及佳作

aug

20

2025

2025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本會理事長與常務理事帶領團隊,分別奪下國際賽冠軍及佳作

在「2025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中,國立中央大學團隊,以作品 勇奪國際賽冠軍,榮獲新台幣 100 萬元獎金。台灣淨零實力,再一次登上國際舞台!

Read More
海水產氫 中央大學克服腐蝕關卡 立里程碑

feb

20

2025

海水產氫 中央大學克服腐蝕關卡 立里程碑

團隊探究完整的電解水產氫解決方案,開發的反應器能針對不同情境,透過觸媒以及薄膜,讓無論是酸性水、鹼性水或海水、氨水等,都能直接拿來電解產氫。

Read More
國際肯定!林煒淳與洪緯璿教授共同發表DLP 3D列印低收縮環保複合材料研究

feb

19

2025

國際肯定!林煒淳與洪緯璿教授共同發表DLP 3D列印低收縮環保複合材料研究

此研究成功開發低收縮且環保的DLP 3D列印複合材料,運用回收碳黑作為光敏樹脂的添加劑,不僅提升材料的熱穩定性與機械性能,更有效減少列印後的尺寸收縮問題,為高精度3D列印技術帶來突破性進

Read More
罕見!!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

oct

29

2024

罕見!!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

9月中開始,撒哈拉降下暴雨,大量雨水不僅造成半個世紀以來的大洪水,更讓奇觀「沙漠湖泊」再現,NASA也公布了前後的對比照片。

Read More
經濟部預告「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至一百十七年能源用戶訂定節約能源目標及執行計畫規定」草案

oct

22

2024

經濟部預告「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至一百十七年能源用戶訂定節約能源目標及執行計畫規定」草案

契約用電容量801~1萬瓩者,平均年節電率目標維持1%
超過10,000瓩者,則提高至1.5%。
由於國營事業肩負重要社會責任,應帶頭示範推動節電,爰本規定草案亦將國營事業納入適用,並明定其年度節電率目標一律提高為1.5%。

Read More
碳有價時代確定來臨!一般費率確定1噸300元

oct

07

2024

碳有價時代確定來臨!一般費率確定1噸300元

多數委員建議台灣碳費徵一般費率為300元/公噸CO2e,對應技術標竿指定目標的優惠費率B為100元/公噸CO2e,若進一步選擇國際減碳最高標準之行業別指定目標,則可適用更優惠的費率A方案50元/公噸 CO2e。

Read More
淨零律生活公聽會:加速高雄落實淨零減碳行動

oct

07

2024

淨零律生活公聽會:加速高雄落實淨零減碳行動

高雄市政府去年率先全台制定了「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並於今年由環保局提出碳預算送交議會審議,設定在兩年內減少383萬公噸的碳排放量。促成這項自治條例的林智鴻議員對此表示肯定,認為在法制作業進行的同時,應更務實地檢視市府所提出的具體措施,並吸納學者專家和民間團體的建議,以提升規劃的可行性與效益。

Read More
恭賀,本會顧問葉均蔚教授當選中研院第34屆院士,中研院院士為中華民國學術界最高殊榮!

sep

25

2024

恭賀,本會顧問葉均蔚教授當選中研院第34屆院士,中研院院士為中華民國學術界最高殊榮!

二○二四年「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科學家」名單出爐,我國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不分學門領域入選一四○七人,清華大學材料系講座教授葉均蔚列名第一

Read More
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啟動揭牌運作 為環保立下新里程碑

jun

17

2024

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啟動揭牌運作 為環保立下新里程碑

由洪緯璿博士領銜發起的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啟動揭牌運作,這個新里程碑對臺灣在淨零轉型和永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來自各界菁英齊聲致力於減少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並透過再生能源發展、能源轉型、廢棄物循環再應用。

Read More
談觀點  本土氫產製研究逆襲——跨越低效能高成本障礙,迎向低碳與綠氫未來

jun

13

2024

談觀點 本土氫產製研究逆襲——跨越低效能高成本障礙,迎向低碳與綠氫未來

工業廢水也能化身儲電救星,甚至比普通的水還好用?電解海水製造氫能又是難在哪裡,為何電解槽這麼容易被腐蝕?

臺灣於 2022 年的發電量占比中,燃煤與燃氣加總占比就超過 80%,這個占比極高的燃料組合會產出二氧化碳,進到大氣,讓氣候變化日益加劇。近年,隨著發展潔凈能源成為全球趨勢,像氫這樣燃燒後只會產生水的能源,因能減少廢氣排放而逐漸得到重視。然而,氫的產製在實行上仍存在污染和高成本的疑慮。

Read More